最近常去逛的店歇業了,之後就好少到那邊晃啦,

可是朋友一直問我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那裡買比較便宜!

上網幫他查了時尚商品>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相關的評價,推薦,開箱文,價格,報價,比較,規格,推薦那!

經過多方比較後,發現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居然曾造成搶購熱潮,

價格也很實在,重點是買的安心,到貨的速度還滿快的,

不用出門送到家。還有超級大重點,比超商便宜!!

一拿到之後為之驚艷,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CP值超高!。


↓↓↓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

我要購買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亞馬遜星讀者級評等:4.5顆★



    想一想

    為什麼不能高興幹嘛就幹嘛?

    →你不爽可以揮拳頭,但誰有義務被你揍



    為什麼不能騙人?

    →一旦說謊,就偷走了別人知道真相的權力



    我可以要別人信我的神、加入我的政黨嗎?

    →每個人都有同等自由、權利,別人愛怎麼過就怎麼過



    節儉是美德,但買東西應該單撿便宜不顧別的?

    →壓低價錢過了頭,只會買到黑心貨

    這裡最划算

    為什麼樓梯間需要共同維持整潔?

    →公共資源人人有責,沒人在乎,最後誰都沒得用!



    ☆《正義》生活實踐版☆

    《正義》思辨公共議題,本書進一步深入生活中大小場景。

    思考切身的「道德」,進而選擇、行動,

    就能為眼前的困境,找到更好的出路。



    大部分的人都想當個好人,也想活得心安理得。目標固然好,但生活中的切身事件,比方「坐火車可以逃票嗎?」乃至「沒人在看時,要等紅燈嗎?」,經常困擾我們。但各說各話的場面、似是而非的價值,讓人時時困惑,也離「過得好」愈來愈遠。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就是在討論這些問題。南德日報的道德專欄作家萊納提醒我們,早有許多有智慧的哲學家,從亞里斯多德、康德,到現代的 羅爾斯,都曾從各種角度探討過長存人心的道德價值,應該以什麼標準來管理社會生活。這些熠熠生輝的觀點和想像,現代人大可用來拆解所遇到的道德爭議,找尋 更有說服力的答案。早一步思考,從自身做起,就能守護我們都渴求的美好生活。















      亞馬遜星讀者級評等:4.5



      讀者Conturi:適合對倫理問題有興趣的人讀,筆調很俏皮,作者經常援引從亞里斯多德到康德等哲學家的思維,解釋前人言盡意未窮的句子,並搭起與現代連結的橋樑。



      讀者Bücherfan 09:很好看,從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談起,巧妙地向哲學家借鏡,那些哲思卻又不顯得複雜難懂。



      讀者œ:作者無意研發新的道德,亦不想寫一本倫理導讀,而是探勘我們再三質疑的日常領域中的諸多問題。



    可刷卡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談的就是你身邊的事

    社會日益複雜,辨認道不道德的方法也愈來愈多,很難全盤瞭解所有的後果與結論。除了政界、藝界、才學清高人士常聞言行不一之事,宗教界也偶有醜聞。如何辨別道德的本質核心,如何賦予它對等的分量,也變得更加重要。

    道德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基礎,從古至今,人類在道德上就多所規範,但是隨著時代的改變演進、社會的變遷,一些流傳下來的道德觀念有必要重新檢視,稍微加以小小的改變,以符合現代的需求。例如千百年來「節儉」被視為美德,可以累積資產又能使老年生活無憂,但「吝嗇就是王道」在現代可能會變調為壞習慣,因為道德的基礎可能會被現代的生活方式摧毀。如果我們在消費上永遠依賴便宜、打折,那麼製造商為了因應需求,就會去尋找低價低品質的替代品,到最後,受損的是環境、生態以及我們的健康,更有甚者影響到生產單位的工作條件惡劣以及工資壓低等問題。在今天,堅持「樣樣都要摳」,可能就不太合乎道德了。或許該如《積存時間的生活》書中津端夫婦的購物哲學,他們為了買到用一輩子、甚至留給子孫的好東西,認為「(東西)只是堪用是不行的,我會耐心地等待買得起的那一天。」以這樣的觀念過日子,或許才是符合現代「節儉」的美德吧!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討論的道德議題範圍很生活、包括:家庭、伴侶、性、鄰居、職場、馬路上、火車中,以及旅行時遇到的問題。老人、年輕人、小孩及父母,喜歡的人或不喜歡的人,信得過的人以及陌生人,都包括在內。還會談到如何面對自己與別人的過錯,還有謊言、包容、協助以及體諒。更有經濟問題,包括節省、慷慨、貧窮。也涉及如何對待動物與大自然,如何面對不同程度的良心不安。記住我們虧欠別人,但也可以要求一份諒解、尊重及重視。為別人著想,也為自己著想等等。

    我們經常把道德與「對錯」或者「好壞」連在一起,但道德有時很難用非黑即白來判定。例如:一把精密的步槍是一種好的武器,但對被射死的人來說確是不好。而開槍射擊好不好,則取決於所設定的目標。又例如:性本身並非不道德,但如果外遇,為人夫或為人妻者,大概會說:當然不道德。但如果夫妻間協定彼此的開放關係,在關係中誰都可以另有性伴侶。這種關起門來的事,該用道得檢視嗎?

    不論如何,道德不應該為了適應生活狀態而瓦解,反而更應該想清楚、說明白。本書用了許多新聞議題及生活中常見的事件,為道德的「正」「反」做了許多詮釋,讓我們重新省思,為追求美好生活,該如何確立道德觀,也更瞭解何謂「恰到好處」的道德。

























    • 作者介紹





      萊納.艾爾陵 Rainer Erlinger

      1965年生,律師、醫師、作家,2002年開始為《南德日報》主持道德專欄,回答讀者提出的各種大小道德問題,2006年擔任德西電視台的節目主持 人,與來賓探討日常生活的道德問題。2008年與《時代周報》專欄作家Harald Martenstein聯袂登上柏林國家劇院,以戲劇呈現各種道德衝突,由觀眾表決。

      耕耘倫理學領域卓有成就,已成具公信力的代言人物。







    • 譯者介紹







      楊夢茹



      東吳大學中文系、德國法蘭克12H 福大學德國文學系畢業。譯有《恐懼的原型》等,著有《從憂鬱到豐美:歌德的精彩人生》(商務,2007年。陜西,2012 年)。教過《紅樓夢》,演過廣播劇,因而覺得幸運。最愛驚濤裂岸的碧海,以推敲韓非的理論度過職場困阨為樂;重然諾,欣賞紮實的人與優美的文字。













    拍賣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目錄導覽說明





    • 推薦序 簡單倫理學的不簡單 / 周偉航

      前言 道德,好用又好玩



      第一部:人人該懂的道德初級班

      第1堂課 關於好康偷偷說利己主義

      應該犧牲自己、照亮別人嗎?我得想一下......

      第2堂課 關於說謊

      另一半說「我愛你」,真的還假的?

      第3堂課 關於包容

      該不該包容歧視女性的人?

      第4堂課 關於倫理學活動

      黑人和白人、富翁和窮鬼、聰明人和笨蛋,都該有一樣的機會?

      第5堂課 關於法律和道德

      為什麼要遵守交通規則?為什麼不能凌晨在家辦派對吵鄰居?



      第二部: 每天都遇到、沒事就想到的道德問題

      第6堂課 關於禮貌和教養

      對陌生人微笑、握手,是不是很假? 接受幫忙為什麼要說「謝謝」?

      第7堂課 關於性和關係

      關起門來的事,該用道德檢視嗎?

      第8堂課 關於消費與金錢

      節儉是美德,但該買便宜卻污染環境的東西嗎?

      第9堂課 關於社會

      烏鴉、猴子、隻鸛、大象、金魚、海豹和狗一起參加爬樹比賽,公平嗎?

      第10堂課 關於公共資源

      為什麼健保不能濫用?為什麼公用樓梯間要維持清潔?

      第11堂課 關於家庭與友誼

      該在意政治人物的婚姻狀態嗎?家人犯罪可以包庇嗎?

      第12堂課 關於動物、環境和大自然

      該吃素還是吃肉?要買含農藥或有機作物?



      第三部: 那些人怎麼這樣?這個時代的道德思考

      第13堂課 關於尊重

      別人也是人,和我們一樣,因而也須獲得同等的尊重。

      第14堂課 關於瞭解

      「推己及人」是好事,但如果別人不要呢?

      第15堂課 關於體諒

      坐火車,可以一個人占兩個位子嗎?



      後記 過得恰到好處



















    [前言] 道德,好用又好玩



    在《花花公子》雜誌裡,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請原諒我忍不住用這可能令人驚訝的句子當作本書的開頭。說它令人驚訝,大概是因為長久以來情色或性愛一直被視為不道德(幸好已經有些改變);也可能是因為,雖然現在情色雜誌不再因內容涉及性愛而遭批判,但若涉及兩性話題,便似乎傳達了某種特定的女性形象。考慮到這點,我們其實已經進入本書的主題:今日的道德。沒錯,這本書談論的正是道德,道德並不限於康德和亞里斯多德,也不只是聖經與法律、犯罪及賠償,或責任與義務。道德不只是星期天布道壇上的講道,也不是週間報章上陳詞懇切的社論,以及談話性節目上,一般民眾心有戚戚,政客與大人物卻不認同的各種評論。道德是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東西,我們若不是遵循,就是置之不理。道德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基礎,沒有道德,誰也沒辦法過日子。

    我大膽地以一條著名的準則--殺人很糟糕,來證明道德的重要性。一方面是法律規定要是沒有理由(如正當防衛)就殺死另一個人,會被關進監獄;另一方面這的確也是一種道德的戒律:你不應該殺人。為什麼要說這些陳腔濫調?我們只要想像一下缺了這項準則的人生--你會很早死,還會很累!我們不能背對別人,除非成群結隊並自備武器,否則不敢踏出家門--但也只有在能信任團隊中的其他人,或者在自認很安全的情況下,才敢出門。法律禁止殺人,就像法律的手臂能伸得多遠,提供我們的保護程度就能多高一樣;但法律管不到的地方,又該怎麼辦呢?

    恐怕有人要說這個例子不合理。那我再舉一個比較生活化的例子。每個騎腳踏車的人都想過的問題:我們想快快去店裡買東西,如一份報紙、一包香菸,只在店裡待二十秒,腳踏車應該上鎖嗎?答案完全看你人在何處來決定,在大城市裡把單車上鎖是聰明的,只是既麻煩又讓人不耐。再舉個例:搭火車時去上廁所,不可能把所有的行李,包括帽子和大衣統統帶著,我們必須說服自己,火車車廂是開放式的,乘客會受到「某種牽制」,不會隨意拿走看上眼的東西。即使我們拜託鄰座幫忙看一下行李,也只能希望這個人不至於以為他免費抽中一只新皮箱,還額外奉送筆記型電腦。這兩種情況反映出人生有許多難題,取決於周遭的人是否遵守「不偷竊」這條道德戒律。如果我們碰到其他爭議,諸如特定的性愛形式是否不道德、使用毒品之類的問題時,倒是可以討論一番。但是,社會上每一個人都仰賴道德的基礎。

    那麼,為何現在要寫一本關於道德的書呢?難道你我在道德上有不足?看看眾多探討這類主題的書,如此懷疑不無道理。有討論「價值淪喪」的,有「要錢不要道德」的,還有訴求「改革時代之價值」等,所在多有。也有宗教人士在呼籲信仰之餘,也強調傳統,並且宣揚以紀律解決問題。



    這是個道德墮落的時代?

    我們真的生活在道德墮落的時代嗎?不僅書市讓人如此揣測,每天曝光的新醜聞也揭露新的道德危機:無論逃漏稅、賄賂、金融肥貓、普遍的財務危機等等,不一而足。果然,好像再也沒有人重視道德這種東西,無論是大人物,或者認為既然別人都插隊,自己就不需乖乖排隊的小人物。根據尼爾森(Emnid)問卷調查,有二六%的人曾經無票乘車,這顯然是種「不會損害名譽」的過失。刑法稱此行為為「運輸詐欺」,最高得處一年監禁,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德國人承認曾經做過足以關進監獄一年的事。這表示,很少人被判處如此重的刑罰,而且顯然不是初犯就受罰。然而,「人的行為」以及「量刑範圍」之間有矛盾,連刑法法典中有顯而易見的「非道德犯罪」。我們不得不問矛盾從何而來?是刑法過時了,小題大做嗎?還是我們真的沒有道德?或者,無票乘車事實上並非道德問題,而是有另一條戒律:你可以跑票,但不該被逮到。

    二○一○年二月,德國舉國上下都在討論一張光碟,尤其是隨之而來的道德問題,光碟裡不是頌揚暴力、歌詞極右派的饒舌歌,或是盜版,而是有一千五百位德國人瞞著德國財政局把錢匿名存在瑞士的資料。這些資料被人非法從銀行拷貝出來,以兩百五十萬歐元賣給德國稅務局。聯邦政府不希望對方再抬高價碼,就立刻成交,尤其是反對黨掌握民意要求買下這批資料。「個資保護」或「非法措施」的問題只被短暫地考慮,最後都擱置,而且沒有人訝異涉案者如此之多。有人估計,過去幾年德國人匿名送往國外的錢超過四千億歐元,國庫每年因逃漏稅所損失的金錢大約在三百億至一千億歐元之間。如同兩年前,根據列支敦士登流出的資料,逃漏稅或把財產送匿名往瑞士的人少向國家繳了交幾百萬歐元的稅,這消息曝光時同樣也引起公憤。

    另一方面,一項二○○○年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有四○%的受訪者認為謊報或少報稅一點也不嚴重。根據二○○八年的問卷調查,則有九%受訪者坦承曾經向財政局隱瞞自己的收入,一九%受訪者承認自己曾經打過黑工。

    這是連鎖反應嗎?或兩者只是跡象與效果的一體兩面--也就是說,道德墮落?

    我們不一定要執著於數據多少,即使有些發展純屬單一事件,仍然使人震驚,因為許多事讓人看不透。二○○九年九月十二日在慕尼黑的城際車站,有名五十歲男性眼見兩個青少年霸凌四個學生而前來關心,被兩人打死,這居然發生在慕尼黑一個高級郊區。之後一再有類似的事件上演,令人更感驚愕,公共場所肆無忌憚的暴力事件變得愈來愈頻繁。此外,學校殺人狂也令人震驚,如二○○二年在弗賴津(Freising)和埃爾富特(Erfurt),二○○六年在艾姆斯德騰(Emsdetten),二○○九年在安斯巴赫(Ansbach)和溫內登(Winnenden)出現的殺人魔,都是學生闖進學校盲目地開槍射擊,殺死其他學生及教師。兇手毫無顧忌濫殺,特別使人驚恐。

    讓我們將這些報導逐一分類,思索犯案動機,問這些事件是否反常。我想到另一則報導,儘管這則報導還是「只」呈現了一些數字:二○○六年尼爾森研究院為《花花公子》做了一項聖經十誡含義的問卷調查(再回到一開始提及讀者在《花花公子》中可以讀到什麼),結果顯示,十一%的德國人認為「不可殺人」已不符合時代精神;超過一○%的人認為,基本誡律之一(即使不是排第一條)不適合我們所處的時代。這些論調真是不可思議,數據則令人難以置信。恐懼由此悄悄滋生,就在新近人盡皆知的城際快車站上殘忍的謀殺,或者學校裡的殺人狂身上。科拜倫高中、埃爾富特以及溫內登,難道是我們飽受威脅的開始?



    或者......正好相反,我們愈來愈有道德了?

    不妨提出反詰:為什麼媒體要報導逃漏稅、浮報的差旅費用、政客們度假等讓人生氣的事件,然後大做文章?答案是:這些報導讓人覺得到處都是醜聞,其實我們並非那麼不道德。

    道德難道沒有改善和提升?不見得。像西門子這樣的大企業會因為行賄而受到撻伐。給佣金在幾年前都還獲准正式列為扣除額,這顯然已大幅改觀。公平貿易、碳足跡以及環保消費是時下熱烈討論的話題。幾年前,我們還能聽到幾杯酒下肚的人吹噓如何瞞過財政局;現在列支敦士登逃漏稅事件忽然成了罵人的話,與努力抓逃稅天的財政部長幾乎成了英雄。這些共識經歷了改變,然而,依然有一一%的人認為殺人誡律不再合乎時代潮流。

    這種想法從哪兒來的呢?我們需要做些什麼來防範嗎?如果要,要做些什麼呢?



    道德,在二十一世紀還用得上嗎

    一九六○年代,社會學家魯曼(Niklas Luhmann)就已提出,世界變得更加錯綜複雜,人類應針對這種改變有所因應。變化日益劇烈,與幾百年前大大不同。如今沒有人過著與父母差不多的生活,如何規畫人生,不再有典範可循。我們的生活樣貌是全新的,不是拼拼湊湊,而是大幅改變且不斷發展變動,混合了多種生活風格。我們幾乎不再接收父母親所過的人生,那道德呢?道德依然能發揮功效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道德原理不受時代限制,而且必須如此;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在基本原理上還得增加許多實用規範,每一代有各自的小小發展與改變,才能發揮功能,一旦生活方式徹頭徹尾改變,就會用不上了。

    傳承自父母那一代的人生基本樣貌,會依現代生活的需求更新。例如我們開始反思經濟、生物環境以及科學上的關聯,因為我們面臨了這方面的新問題。我們也自然會思考既有的道德規範,學著成熟一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個概念人皆有之。所以,流傳下來的道德觀念有必要重新檢驗:哪些應該淘汰,哪些應運而生,哪些變得更加重要。有新的問題產生,便需要重新思考道德觀點。

    道德不應該因為適應生活狀態而瓦解,反而更該想清楚、說明白。我們可以發展新的道德,或者改良歷經四千年道德哲學史的倫理學。這聽起來很大膽,但這是為了要彰顯出一直影響我們的生活,並且也將繼續影響的古代偉大思想,讓現代人明白。我們要正確的評價,使現代人知道道德對公共生活的種種好處,且在二十一世紀的環境仍能適用。同時要為道德發展出行為標準,我們才能知道當身處複雜多變、發展一日千里的時代,何種行為舉止才符合道德規範。

    整體而言,觀點似乎與日俱變。宗教失去影響力,大城市裡的社會制約愈來愈少,連鄉間的社會制約也減少了,人愈來愈不需要考慮「鄰居會怎麼想」。教會在性道德方面的過度要求(譬如天主教教會),或許得負部分責任。例如在每一場墮胎辯論、生物科技的道德討論等,跳針般地重複「不可殺人」戒律,「不可殺人」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力道。種種過分的道德訴求,反而讓我們難以證實道德的重要。

    改變速度愈來愈快之下,過往的寶貴經驗、書寫和流傳下來的價值變得不再重要,毫無意義,有些甚至荒謬又危險。例如千百年來「節儉」被視為美德,可以累積資產又能使老年生活無憂,但「吝嗇就是王道」在現代可能會變調為壞習慣。道德的基礎被現代的生活方式摧毀。比方說,消費者摳門又錙銖必較,食品價格愈來愈便宜,價格戰開打到最後,受損的是環境、生態以及社會關係;隨著激烈競爭而來的是農產工業化、工作條件惡劣以及工資壓低;結果則是充斥過量飼養的禽畜和低價低品質的食物。在今天,堅持「樣樣都要摳」,可能就不太合乎道德了。



    應該反其道而行嗎?

    既然道德在今日可能不適用,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嗎?或者是毫不抗拒、不假思索地接受一些道德原則?當然不,思考、省察道德絕對是件好事。不然,道德就會變得很危險。因為如同上述,少了道德,我們就不能生活,我們更該重視。雖然有法律在規範我們生活,而且法律規範愈來愈多、愈來愈瑣碎,但法制只能影響外在,規定的是社會絕對無法接受的事物,作用仍然有限。但若人類社會將共同生活不可缺少的事物,用法律予以一一規範、監督、執行,會有成為專制國家的危險。

    還有一種可能:不加思索地使用前人規定的道德原則。但這樣的做法我們恐怕都不會認同;不能只因為某些事長久以來就是這樣,就認為它完美無缺,把它當成金科玉律。一九五○年代的人還可以因循舊習,現代人卻不再如此。教會、父母或鄰居說的話不再具有約束力,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若是想說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要能言之成理;否則無法服人。

    評斷自己的行為變得愈來愈難。社會日益複雜,辨認道不道德的方法也愈來愈多,很難全盤了解所有的後果與結論。除了宗教界常有醜聞,許多聲譽卓著的信仰虔誠者,或者有才學的清高之士,也常言行不一。因此,如何辨別道德的本質與核心,如何賦予它對等的分量,也變得更加重要。



    我們能做什麼?

    能做什麼?我們可以做個實驗,把道德指標端上桌,再把與道德無關,大概只是因襲傳統的事物拿開,為現代人的生活找出新的道德指標。重要的是,要深思舊有的道德基礎如何與所處的時代銜接,不只是繼續存在,而是發揮更強大的核心力量。

    九年來我每星期都為《南德日報》的雜誌寫一篇專欄,已經累積五百篇,《南德日報》雜誌的讀者每星期寫信來,提出各種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問題,平均每月有五十到一百個提問。我還主持廣播電台的專題節目、為電視寫文稿、講座、參訪學校、公開討論會、談話性節目,以及在奧古斯堡哲學-社會學系擔任客座教授,我把這些經驗列出來,在本書中一一呈現。長年專注這個議題,我對道德對立與現代人的日常生活種種瞭若指掌。

    我無意嘗試勾勒出新的道德,或者撰寫倫理學的導言;不打算寫嚴謹的學術論文來探討各種理論,也不是要為生活中所發生的大小事情提供解決方法(假使我真的這麼寫,讀者手上拿著的會是一部分成很多集的磚頭書中的第一本)。我比較想嘗試的,是闡述我們不斷遇到的道德議題,同時展現道德基礎的重要。

    這本書討論的道德議題範圍有多大?家庭、伴侶、鄰居、職場、馬路上、火車中以及旅行時遇到的問題,老人、年輕人、小孩及父母,喜歡的人或不喜歡的人,信得過的人以及陌生人,都包括在內。我們會談到如何面對自己與別人的過錯,關於謊言、包容、協助以及體諒。經濟問題,包括節省、慷慨、貧窮。也涉及如何對待動物與大自然,如何面對不同程度的良心不安,我們虧欠別人、但也可以要求一份諒解、尊敬以及重視。為別人著想,也為自己著想。我要從這裡開始談起:為自己著想,肯定錯不了。



    推薦序



    簡單倫理學的不簡單/周偉航



    近年我把大部份的時間投入在推廣倫理學之上。不過,要把生冷的倫理學講得簡單,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中文世界對於倫理學其實非常陌生。在大學之中的哲學系,的確有開「倫理學」這門課,許多其他的學門學系也有自身的專業倫理學課程。但這些課程離一般的社會大眾仍非常遙遠,而且許多只具倫理學之名,而無倫理學之實。



    那倫理學是什麼呢?倫理學不是教忠教孝,也很難對現實狀況提出快速且簡略的建議。一如其他的哲學學門,倫理學家往往把很簡單的事搞得很困難,講得很複雜,扯了半天卻告訴你,他們自己也不太清楚答案。倫理學只能證明所有現成的答案都有問題。



    這似乎與社會對倫理學家的期待有著落差。社會希望倫理學家能當「光明的建設者」,但倫理學家常常是「暗黑的破壞者」。許多人因此認為倫理學都是空談,沒有結論,充滿一堆看不懂的專有名詞。學院派倫理學於是和百姓們越走越遠,難以溝通。



    但還是有許多倫理學者致力於推廣倫理學的基礎知識,其中大多數(我算是其中一員)會利用新聞事件,以輕薄短小的篇幅介紹倫理概念。一兩千字只談一個概念,以免對「外行人」來說負擔太大。你可以把這種文章當作是單球冰淇淋,一球就是一個味道,十分鐘內可以解決。



    少數如本書作者艾爾陵的專家,在上述的短篇寫作之外,亦針對單一議題進行申論,以較完整的篇幅來描述各種意見。其所引用的理論更加全面,也就更能「玩翻」一個道德爭議。你可以把這當成冰淇淋甜點吃到飽,什麼味道都能體驗,爽度也更高,值得花兩個小時慢慢啃。



    有趣的是,雖然資訊量增加,艾爾陵的書卻不難閱讀,不會讓你有難以入口、冰入腦門的排斥感。這是因為他以新聞事件為導向,而這些新聞議題又是較常引發輿論大戰的社會爭議,因此讀者已有了一些基本知識,當他透過這些議題帶入哲學理論時,大家比較容易進入狀況。



    某些哲學家總強烈主張要把相關理論全說遍,才是盡了教育社會大眾的責任,但艾爾陵只提必要的部份,把空間留給思考辯證。對於一般人來說,或許這才能產生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雖然本書的德國背景脈絡與我們生活的場域有別,但德國做為文化制度上的先進國,他們曾遇見或正處理中的社會議題,通常也會是我們正在或將要接觸的困境。早一步思考,總是好的。



    最後順帶一提,倫理學沒有標準答案。我們總是在找尋答案,透過思考辯證彼此激勵,把倫理共識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道德因人類而存在,別被道德壓垮,你要試著挑戰一切道德直覺。

















    第1堂課 關於利己主義

    把好吃的一半留給老伴

    一對老夫老妻幾十年來吃早餐都嚴格遵守一項儀式——丈夫拿起一個小麵包,切開,把漂亮、香脆的上半部給太太,自己吃比較醜的底部。過了約三十年,他意外得知太太其實更愛吃麵包底部,但多年來她都沒有說,因為她以為丈夫比較喜歡底部,就讓給他吃。但他喜歡的其實是又香又脆的上半部,以為太太也是如此,基於對她的愛,忍痛割愛幾千次。

    我們可以從這個故事找出許多關鍵,為這兩人人哈哈大笑,或為了兩人大半輩子來無謂的放棄自己喜愛的口味,才終於知道對方的喜好而哭或感到沮喪;最後關係到的似乎不僅是小麵包。我們可以說:反正他倆還有麵包可吃,只要吃得到半個麵包,就不必在乎吃到的是上面還是底部。我們應該體認到,別隨意將自己的喜好加諸別人身上,運用「希望別人如何待你,便那樣對待別人」的金科玉律時,千萬得謹慎。玩世不恭的蕭伯納說:「不要按照你喜歡別人待你的方式去對待別人,你們的品味未必一致。」然而我們也能從共同生活中導引出一條規則:溝通是必要的!

    在此我希望指出的是,不妨多想一下,為什麼兩人都以為自己的喜好不及另一個人重要?此外,這個問題真的找到解答了嗎?以浪漫的角度看來,雙方都為了心愛的伴侶而犧牲,其實挺美的。這也許是真愛的表現,或是維繫幸福婚姻的秘方。一味割愛忍讓,是否真能達到全然的幸福,倒是需要檢驗一下。話說回來,若將這種行為當作理想,要求對方達到此標準,一定會出問題。滿足伴侶的願望儘管看似有益,但不顧自己的需求,也未免太苛求。無論如何,兩人的地位是平等的,需求皆有同等分量。道德並不以「要求一個人永遠居次要地位」為目標。道德批判的是擠開別人、凸顯自己,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及他人的人。









    編/譯者:楊夢茹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18開17*23cm
    頁數:280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特點









    • 作者:萊納?艾爾陵

      追蹤







    • 譯者:楊夢茹








    •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4/11/13








    • ISBN:9789866032752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

    我要購買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討論,推薦,開箱,CP值,熱賣,團購,便宜,優惠,介紹,排行,精選,特價,周年慶,體驗,限時

    以下為您可能感興趣的商品

    注意:下方具有隨時更新的隱藏版好康分享,請暫時關閉adblock之類的廣告過濾器才看的到哦!!



    67歲黃先生左腳趾皮膚多年前出現黑塊,原不以為意,5年前黑塊卻突然腫大,確診罹患黑色素癌,接受多次治療,癌細胞仍蔓延全身,讓他一度放棄,不願走出家門。今年初他接受免疫療法,利用藥物活化體內免疫系統,對腫瘤圍毆狙殺。治療10個月後,黃先生的腫瘤幾乎消失,且有體力出門與友登山,讓他非常開心。

    收治個案的林口長庚醫院免疫腫瘤學卓越中心主任張文震表示,黑色素癌屬最惡性的皮膚癌,黃先生發現較晚,切除腫瘤又沒切乾淨,經化療無效,腫瘤才陸續轉移到淋巴結、肝臟及骨頭。一旦轉移,治療就變得棘手。

    張文震說,免疫治療是目前最有希望打敗癌症的新療法,衛福部食藥署已核准三種新型免疫治療藥物,分別為CTLA-4、PD-1及PD-L1,適應症為第二線黑色素癌及非小細胞肺癌,長期存活率提升二到五成以上,是末期或轉移性癌症患者的治療新選擇。

    黃先生說,曾有醫師不客氣告訴他「不用醫了」,讓他一度放棄治療。但癌症使他極度貧血,一走路就氣喘吁吁,加上張文震和太太都不放棄,他才點頭接受免疫療法。沒想到免疫療法讓他活了下來,且治療期間只有皮膚出現白斑,無其他嚴重副作用,「能活著真好!」

    桃園長庚醫院副院長楊政達表示,食藥署規定免疫療法屬第二線治療,但美國已核准用於第一線肺癌、腎細胞癌、何杰金氏淋巴癌、鱗狀上皮頭頸癌及泌尿道癌。患者若考慮免疫療法,經醫師評估可行,可利用專案協助治療。

    只是,免疫療法沒有健保給付,一個月藥費須自付20萬到30萬元,一個療程下來最少300萬元起跳,比標靶治療貴上許多,且病人體重愈重、要價愈貴。 張文震也提醒,有自體免疫疾病及曾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都不適用免疫療法,至於B肝、C肝患者,則要特別注意藥物可能引起的肝毒性。

    免疫療法

    1.怎麼治療:利用藥物活化人體免疫系統,進而對抗癌症。

    2.核准用藥:CTLA-4、PD-1及PD-L1,共3種。

    3.目前適應症:第二線黑色素癌及非小細胞肺癌。

    4.臨床試驗中的適應症:胃癌、肝癌、泌尿道癌、乳癌、膽道癌、卵巢癌等。

    5.費用:無健保給付,一個月藥費約20萬到30萬元,一個療程最少300萬元。

    諮詢╱楊政達、張文震醫師

    更多udn報導:辣模長太高 彎腰後竟讓大家都害羞了?女星自曝遭欺負 秀場跳艷舞還險穿幫?「我只是小妾」 女老師偷情反控元配?小三婚禮鬧場演這齣 劈腿新郎臉都綠了!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隨著近期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 (Donald Trump) 聲勢急追民主黨對手希拉蕊 (Hillary Clinton),投資人憂慮急升,刺激黃金多頭部位創下 1 個月來單周最大增幅,並帶動金價連續第 4 周收高,創 4 個月來最長漲勢。顯然金市更害怕川普當選,勝過憂心美國聯準會 (Fed) 下個月升息帶來的利空。

    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公布的數據,至本月 1 日截止的一周,黃金淨多倉大增 14% 至 172532 口期貨及選擇權合約,不僅連續第 2 周增加,並創 9 月 27 日以來單周最大升幅。上周金價總結上漲 2.2% 至每盎司 1304.50 美元,並創下 7 月 8 日以來最長漲勢。

    《彭博社》報導,至周四 (3 日) 為止的一周,全球最大黃金 ETF 道富財富黃金指數基金 (SPDR Gold Trust)( (US-GLD) ) 吸入高達 3.091 億美元資金;全球黃金 ETF 的持金量也再度大增,距離上個月觸及的 3 個月新高僅差距 0.7%。截至周五,美股標準普爾 (S&P) 500 指數則寫下連續第 9 日收低。

    Stifel, Nicolaus & Co. 駐紐澤西資金經理人 Florham Park 指出,隨著大選日逼近,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刺激投資人確保避險部位夠強。花旗 (Citigroup) 分析師 Edward Morse 及 Nell Agate 等人周四也發布報告表示,川普勝選意味「重大的政策不確定性」,金價有可能因此短暫飆上 1400 美元。

    美國勞動部周五公布,10 月新增就業人口僅 16.1 萬人,不及市場預期的 17.3 萬人;但薪資較一年前漲幅卻創 2009 年來新高,驅使市場預估 Fed 下個月升息的機率衝上 78%。利率升高有助拉抬美元走揚,不利黃金價格續漲。

    Rosland Capital 高級經濟顧問 Jeffrey Nichols 指出,就目前金市而言,就業的經濟消息重要性不及美國總統大選,且隨著川普當選的可能性增加,市場信心就會受到打擊。

    下面附上一則新聞讓大家了解時事

    匯流新聞網記者/藍立晴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曾喊出要讓「製造業回美國」,這有可能嗎?

    《日經亞洲評論》18日報導,全球最大代工廠鴻海已經在考慮要在美國生產iPhone,以因應川普的「製造業回美國」策略,不過若真是如此,一支在美生產的iPhone又要我們掏出多少錢來買?

    由於川普承諾對中國貨物徵收最高達45%的稅、也說過要讓製造業回到美國,而蘋果的零件雖然來自28個國家,但大部分卻都還是來自中國,iPhone和iPad也都是在中國組裝的。

    市場研究公司Recon Analytics分析師Roger Entner說:「如果他(川普)對中國每件出口商品徵收35%的懲罰性關稅,那麼你在沃爾瑪(Walmart)購買的多數商品就會跟著漲價35%。」儘管其他分析師不認為會造成價格上直接的影響,但也不否認這會讓企業負擔增加,而蘋果也不例外,不是漲價100多美元就是會重創其獲利。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就曾針對川普的貿易政策表示,若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將會是雙輸的局面」,中國政府會將波音飛機的訂單改投Airbus、讓iPhone、美國進口汽車售價全部大跌、部分美國進口食物也將遭到阻撓、且要限制中國赴美留學學生數量等,警告意味濃厚。

    不過,《The Washington Post》也指出,根據美國的法律,川普就算真要發動貿易戰,最多也能實施最長為期150天最高15%的關稅,儘管他可能會藉著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或是鎖定特定商品來甩開法律的規定。

    其實在2011年時,歐巴馬(Barack Obama)就曾問過賈伯斯,蘋果要怎麼樣才願意回到美國製造?而賈伯斯回答:「回不去了。」顯示出蘋果對全球供應鏈的依賴度是非常高的。

    在川普當選之後,蘋果CEO庫克甚至發表了內部公開信,要員工們團結、消除負面情緒、攜手向前邁進,並引用了馬丁路德金(Dr. Martin Luther King, Jr)在50年前所說的一句話:「如果不能飛翔,那就奔跑;如果不能奔跑,那就行走;如果不能行走,那就爬行;但無論怎樣,你都要保持前行的方向。」

    川普當政之後,美國局勢有了更多的變數,《The Washington Post》引據穆迪(Moody)的分析指出,若川普執意發動貿易戰爭,美國會損失400萬個工作機會、300萬個工作沒機會誕生,縱使他決定隔離蘋果不受影響,但拮据的消費者們很可能會決定放棄昂貴的智慧手機,最終結果仍會對蘋果造成重創,屆時,庫克難道還能帶著員工們「保持熱賣前行的方向」嗎?

    消息來源:
    [ The Washington Post ]:What an iPhone could cost in Trump’s America
    [ Forbes ]:No, Trump’s China Tariff Wouldn’t Force Apple To Make iPhones In The U.S.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cnewscom2016@gmail.com,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CNEWS匯流新聞網:

    新聞照來源:www.shutterstock.com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推薦,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討論,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部落客,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比較評比,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使用評比,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開箱文,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推薦,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評測文,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CP值,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評鑑大隊,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部落客推薦,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好用嗎?,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去哪買?


arrow
arrow

    mgysysee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